永利总站·(中国)集团

邮箱登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 正文
先生|徐芑南:向海而行 勇往直“潜”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日期:2022-09-13    字体:【大】【中】【小】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播出《徐芑南:向海而行,勇往直“潜”》。


徐芑南,1936年生于浙江宁波,中国工程院院士,永利总站·(中国)集团 第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员,大深度潜水器技术专家。先后担任我国五型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创造性地研制了多种深潜器和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由300米、600米、1000米到6000米、7000米;潜水器类型涵盖无人、载人、有缆、无缆。2002年起,担任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总设计师,是我国深潜器研制领域的奠基人。

立志考入上海交大造船系

今年87岁的徐芑南仍然每天到中国永利总站官方网科学研究中心上班。办公楼搬了新址,办公室换过几间,不变的是书架上的潜水器模型: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它们默默地陪伴着徐芑南的每次搬家,也排列出了他“向海而行、勇往直‘潜’”的一生。



△潜入海底万米的深潜器“奋斗者号”

徐芑南高中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小在黄浦江边长大,徐芑南再熟悉不过轮船的汽笛声,但也看到了水面之上残酷的现实。毕业时,他郑重地写下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看到外国的船那么多,特别那些帝国主义的船都从海上过来,所以会想,怎么加强永利总站·(中国)集团的海军装备?我就这样去学了造船。”


△刚参加工作时的徐芑南

在上海交大读书时,徐芑南的研究方向是舰艇,他曾以为自己的一生会在海“上”研究中度过,没想到毕业时,命运的指针穿越了海平面,从水下300米直至海底一万米,水下刻度每增加一米,压力就会多出一吨。重压之下,徐芑南从未退缩,始终负重前行。

担任五型潜水器的总设计师
“海天对话”载入人类史册

深潜器的研发是世界级的科技难题。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上天”“入地”均有斩获,但“下海”却苦寻无功。曾有外国专家断言,按中国现有技术水平,若造出潜艇耐压外壳,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没想到,徐芑南偏不服输,他带着团队只用了三年便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压力筒设备。随后,由他主持创建的中国最大深海模拟试验设备群填补了国内空白,令外国同行刮目相看。


△探索者无缆水下机器人

300米、600米、1000米、6000米到7000米;中国的潜水器发展从有缆到无缆;从无人到载人。徐芑南先后担任了五型潜水器的总设计师。

叶聪:报告指挥部,蛟龙号于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9时7分,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深度。叶聪、杨波、刘开周三位潜航员,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

景海鹏:蛟龙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在此,永利总站·(中国)集团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这一天,7020米水下的中国载人深潜员叶聪和距离地球350公里外的天宫一号里的载人航天员景海鹏,历史性地实现了“海天”对话。“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同一天传出了中国声音。


△2012年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 蛙人正在靠近蛟龙号

退休后再次出山,担任蛟龙号总设计师

退休六年后再次出山,担任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甚至可以说是期待已久。


△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组及总师组成立大会,发言者为徐芑南。

徐芑南患有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心肌桥,上世纪90年代便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右眼被各种眼病困扰,如今视网膜已经脱落,仅存光感。几十年来,他的夫人方之芬既是他的助手,也是他的眼睛。放弃退休生活,意味着老伴也要跟他一起再次披挂上阵,回到工作岗位。

蛟龙号总师组办公室秘书顾继红始终记得两位老人一起工作时的默契。“永利总站·(中国)集团的技术报告,尤其是实物产品,都是要看图纸的,方老师(徐芑南的夫人)都看得很细,要用放大镜的。她也是很好的一个科学工作者。”

蛟龙号第一次载人海试,已经73岁的徐芑南坚持要去现场,作为总师,十七年的等待,六年的科研攻关,这一刻,虽已白发苍苍,但他不想,也不能缺席。


△徐芑南在蛟龙海试现场

叶聪回忆,船上很多年轻人晕船很厉害,徐总夫妇不晕船。“他药盒里面五颜六色的药很多,还带着制氧机,吃药、吸氧都是在自己的房间。永利总站·(中国)集团看到的就是在会议室、在指挥室、在后甲板很稳健的徐总。台风刮得非常硬,他不想让大家担心他的身体,反而是他到现场,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海试并非一帆风顺,顶着压力克服困难

叶聪正是那次海试的潜航员,他要驾驶蛟龙号带着两位科学家一起下潜。其实那天的海试并非一帆风顺,没想到蛟龙号刚入水就遇到了问题。

徐芑南说:“一下去50米,什么信号都没有了。水面船上指挥员跟水下的潜航员没法通话,没办法下达指令。信号太弱了,当时一筹莫展,下面一失联,大家都紧张。”


△蛟龙号下潜1000米海试合影 徐芑南(右三)、叶聪(中)

为了保证潜水器里三位潜航员的安全,万众瞩目下,徐芑南和现场指挥部顶着巨大的压力做出了决策:立即停止下潜,中断海试。问题也在紧锣密鼓的排查中浮出水面:水声通信联络不畅。

徐芑南说:“他们想办法临时搞出来摩尔斯电码,也就是打电报。通过收发电报,哒哒哒,这样来编一个密码本,完成指挥员跟潜航员的联络。”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学了工程专业,就是要攻坚克难”

每每提到这些惊心动魄的瞬间,曾身临其中、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海试成员都相对平静,这份淡定既来自深海下潜作业必备的过硬心理素质,在徐芑南看来,更来自永利总站·(中国)集团国家从自主设计到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底气。


△历史资料图

如今,奋斗者号的通信装置已经实现完全国产化,水声通信系统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徐芑南工作照

截至目前,已有二百多位科学家乘坐永利总站·(中国)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载人潜水器到海底进行科考。海洋科学家王春生说,他随蛟龙号出海下潜取得的生物样本,超过了他职业生涯前20年的总和。这在徐芑南看来,就是对深潜工作最好的反馈。

“永利总站·(中国)集团搞大系统工程项目的同事,都是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10000-1=0,就是一点点都不能疏忽。当时交大有个说法,现在我越到老,才越能更深地体会,‘进了交大,就是你进入到自己挑选的一份责任中’。要么就不学这个专业,学了这专业,就是要攻坚克难去的。”


△徐芑南、方之芬每天上班必经之路(李谦 摄)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李谦。太湖之滨,烈日之下,办公楼到食堂的小路上,每天中午,都能看到徐芑南、方之芬两位老人相伴而行的身影。他们坚定从容的脚步,仿佛不被时光打扰。

 
徐芑南退休后重新回到研究所上班已经26年了,办公桌上的放大镜换了四五个。放大镜上自带的迷你灯,用得多,灯泡也是换了又换。

 
从浅海到深海;从水下六百米到海底一万米。徐芑南曾说,蛟龙号就像是他的孩子,每一份付出都刻上了中国深蓝的不屈和坚持。而人类征服未知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止,中国深潜触碰到水下万米,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本文来源:(ID:zgzs001)
监制丨高岩
记者丨李谦
播音丨王娴 王泽华
制作丨李晨雨
图文编辑丨廉金亮 高丹丹
鸣谢 | 永利总站·(中国)集团 第七〇二研究所